订婚是男女双方为了将来结婚而进行的一些协议预约。订婚财产纠纷,是指在订婚过程中,男女双方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因经济往来而产生的纠纷。订婚财产纠纷通常表明,在结婚前,男性给予女性财产以达到缔结婚姻的目的。订婚是一种民间习俗。订婚只有道德约束力。一方可以根据双方的协议要求解除或解除,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订婚财产纠纷由法律调整。
徐宝同律师团队根据处理订婚彩礼纠纷的操作经验,从实务角度提出了应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处理单独的订婚彩礼纠纷
单独的婚姻财产纠纷(即男女未结婚或同居的情况)一般处理相对简单,只要婚姻没有法律依据婚姻时没有法律依据,占有另一方的财产,当双方终止婚姻合同时,无权占有的一方应当返还。例如,如果男女双方都没有结婚或同居,在终止婚姻合同时,除非确定赠与行为,否则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彩礼一般应退还。
一、处理离婚纠纷案件中的订婚彩礼纠纷
在离婚诉讼中,只有男女双方才能成为案件的一方。如果支付的财产是男人的个人财产,且接收的财产由女人处置,则应在离婚诉讼中一并处理。如果支付财产的一方是男性家庭的共同财产,并接受财产由女性其他家庭成员共同拥有,则婚姻财产纠纷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婚姻财产纠纷的部分在离婚诉讼中不作为实体处理,可以通知当事人处理婚姻财产纠纷。
现实中,男女双方的仪式和登记时间普遍不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要求按习俗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这一法律规定应作出限制性解释,这一规定仅指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没有按照习俗举行婚礼仪式。因为婚姻财产本身就是男方按照民间习俗订婚后,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而给女方的财产。如果男女双方都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是按照习俗举行婚礼仪式并同居,人们就会意识到双方已经结婚了。男方到了男方根据婚约给女方彩礼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双方解除同居关系时,除非男女双方在婚礼仪式后没有同居,或者虽然同居生活由于订婚礼物(即符合司法解释第10条第(2)和(3)的情况而导致付款人生活困难,原则上不退还订婚礼物。
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手续登记后,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在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举行婚礼之前,如何处理男方给女方的彩礼?笔者认为,仅凭双方登记的法律事实,不能简单地确定此时的彩礼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财产。根据彩礼的实际财产性质,结合本案的具体事实,确定和处理彩礼。
二、关于处理订婚彩礼纠纷的不同意见
在实际案例中,婚约财产主要体现在彩礼上,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三金这些物品是女方专用的日用品。虽然它们很有价值,但通常有女人要求男人为它们购买的情况。三金同时,它承载着男人对女人的爱的情感因素,是男人对女人表达爱的物质体现。因此,在审理案件时,除非男方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女方坚持要求男方的意愿,并超过男方的经济承受能力,否则一般应视为男方给女方的礼物,女方在解除婚约或离婚时不应返还。
在实践中,有许多关于处理彩礼返还纠纷的意见。在审判实践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判断标准。如果该男子完全自愿且没有任何条件,则属于赠与行为。如果该男子在当地习俗和社会压力下主观上不自愿付款,则在审理案件时应以公平为原则;《婚姻法》第三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作为法律依据;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兼顾当地风俗习惯,尽可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订婚彩礼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在审判实践中,婚姻财产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主要是指返还彩礼请求权的期限。如果男女双方都结婚同居,彩礼的作用和目的已经完成。一般来说,不存在返还彩礼请求权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也体现了这一立法精神。
支付彩礼后,如果男女双方最终未结婚,当事人在诉讼中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得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解释诉讼时效,并积极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作出判决。
男人给女人的彩礼一般分为几次。如何确定彩礼返还诉讼时效彩礼返还的时间点?在审判实践中,从诉讼时效开始计算的时间点应为男女双方解除婚约,因为从解除婚约开始,彩礼不再对促进婚姻起作用,婚约达到缔结婚姻的目的无法实现。也许在这个时候,一方的权利开始受到侵犯;如果双方已登记结婚,则在离婚期间处理退还彩礼的诉讼时效的时间点应为双方登记结婚的时间点,因为双方已登记结婚,此时已实现婚姻合同的目的。此外,彩礼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与普通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相同。
徐宝同律师,上海锦坤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际律师协会(IBA)理事,亚洲替代性纠纷解决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仲裁员,泰国国际仲裁中心(THAC)仲裁员。徐宝同律师团队专注公司、商事、股权、合同诉讼及仲裁争端解决,十余年法院审判实务及规则研究经验。本文不能视为对特定案件的法律建议或意见,仅为笔者团队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法院的裁判规则。如你遇到法律问题,可以联系徐宝同律师,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