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情感口述网 婚姻家庭 民间故事会之一本黑账本

民间故事会之一本黑账本

作者:张兴元 1.我还有本明细账哩 老河市财政局有一位老出纳叫李正,几十年来对待工作一本正经,执行制度一点一划,凭着这两个一,倒也评到过市里的模范,省里的先进,只不过这两点到了有些…

作者:张兴元

1.我还有本明细账哩

老河市财政局有一位老出纳叫李正,几十年来对待工作一本正经,执行制度一点一划,凭着这两个一,倒也评到过市里的模范,省里的先进,只不过这两点到了有些人眼里,却成了毛病,就是死抠制度,缺乏灵活:处世为人,不合时宜。为此老李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多年,还是个副科级出纳。

最近局里传出消息,要盖两栋宿舍楼。据领导说:这是最后一班车,打的可是政策的擦边球。大伙听了自然是欢欣鼓舞。在一片欢呼声中,只有出纳老李发出一声不和谐的音符。他不知从哪里听来一句当下流行的民谣,说:要想富,上项目,项目是块大肥肉。有人狠狠地瞪他一眼:你别瞎搅和!有人好心相劝:老李呀,别不识时务!

老李的新民谣很快传到孙局长耳朵里,孙局长叹了口气,说:这个老李办公室主任小黄好像是孙局长肚子里的妇虫,他马上心领神会,说:干脆给他挪挪窝得了。孙局长问:让他到哪里?张秘书出主意说:叫他到行政科,干点儿杂务,每天掂掂跑跑的,看他还能不!孙局长笑了,他对黄主任说:你先物色个出纳,到时候跟老李谈谈,叫他到行政科当个副科长吧,毕竟是老同志了!

过了两天,黄主任去找出纳老李谈话,把来意这么一说,老李就问:为什么要调整我的工作?是我工作不称职,还是出了什么差错?你得说清楚!

黄主任当然不能说他工作不称职。连忙解释:老李,你想到哪里去了,调动工作是领导重用你,提你当副科长。老李笑了:我现在就是副科级主任科员,当个副科长算什么重用?黄主任恼火了,他提高了声音说:李正同志,这是组织决定!事情就这样定了,你三天之内必须把账交清!老李把脖子一梗说:没这么简单吧?省里最近专门发了文件,强调稳定财会队伍,咱局不能带头违反呀?你们硬要变动我的工作,我就找上级反映!

黄主任碰了一鼻子灰,他气哼哼地去找孙局长。孙局长挠挠头说:不要急,不要急,过几天你组织几个人对局里的财务搞次大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等查出毛病,哼!不想走也得走,到时候连这副科长也当不成!

平时搞财务大检查只对当年的账目审核一下,这次却不寻常,十年的老账全翻出来了。检查组忙了半个多月,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孙局长给检查组鼓劲说: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鞋?我不信查不出问题来!你们不能光查账面上的问题,对每一笔财务来往都要查清楚!

还是局长英明,这一查,果然查出问题来了。老李手里掌握着一个小金库!黄主任一听这事来劲了。好啊,好啊!平时你装得像模像样的,有次我卖了百十块钱废报纸,你都追回去下了账,这次看你如何交代吧!黄主任忙向孙局长汇报,孙局长说:你先跟他谈谈,再核实一下情况!

黄主任来到会计室,第一次在老李面前摆出领导的架子。黄主任过去是办公室的小办事员,刚来时对老李很尊敬,先是喊李叔,后来喊李会计,直到他当了办公室主任也一直喊老李,现在他往办公桌前一坐,清了清喉咙,喊了一声:李正同志,然后才说,你在局里也是老同志了,工作还是有成绩的。当然,我也知道你家人口多,负担重,前几年几个孩子没有工作,生活够紧张的,老李打断他的话说:黄主任,有啥话就直说,别拐这么远的弯子了。我前几年困难,也熬过来了,我正忙哩!小黄被他这几句话弄得很难堪,只得亮明来意说:听检查组汇报,你那里有个小金库。当真有这事吗?老李·社会长廊生活广角·

啊了一声说:你是问那笔钱呀?有这么回事,有这么回事!

黄主任一听乐了。想不到他竞这么爽快地承认了黄主任为了表示几分亲热,一下从桌子对面挪到老李身边问:真的吗?不可能吧?老李说:怎么不可能呢?我这里有账呀!老李一笔一笔交待说:有一笔是挂靠单位交来的管理费,还有一笔是机关卖废品的收人,最大的一笔是建宾馆时省下来的基建费,加在一起总共是五万六。

黄主任忽然想起来了:那是三年前,市局让各县局集资,在市区一块黄金地段盖了一座宾馆作为市局的三产。这样做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便于安排自己的子女:三是年终赢利了,各县局按股份分红,自己花着方便。于是下面踊跃集资,一座豪华宾馆很快盖起来了。最后一结账,还剩余不少钱。黄主任仍装作关心的样子说:老李呀,上级多次强调不要私设小金库,你这样弄可不好啊!老李说:黄主任,这是孙局长单独向我交待的,有些账不好报,叫从这里面出。黄主任愣了半天才说:我咋不知道?既然是领导安排的,那就不再说了。我问你,这么多钱你都弄哪去了?

老李从抽屉底层拿出一本账说:我在这里记着哩,一笔一笔清楚得很,你想看就看看吧!黄主任接过账本一看,那上面第一笔账就记着他黄爱今的名字。那是一份给上级领导送礼的账单,黄主任只看了一眼,就吓得心儿咚咚跳,脸色变得像黄裱纸一样。

逢年过节,给上级领导送礼,已成了多年的老规矩,每次送礼都是黄主任主办。这是一个既讨领导喜欢而又有油水的差使,不要发票,也不开收据,一张白条就报销了。黄主任塞进多少私人的开销,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有一张单据,他心里老是不踏实。那不是一般开支,而是他在洗脚城玩小姐时不幸被公安局抓了个正着,一下罚了三千多。他一个小主任每月才赚几个钱?后来他打了个白条,叫老李报销了。当时老李就有怀疑,他左看右看,说:现在又不年不节的,送哪家的礼呀?一句话说得黄主任心惊肉跳,他脸一红说:这是局长交办的,还能有错?老李不肯罢休,竟又去问孙局长了,孙局长毕竟是自己人,他大包大揽,还把老李训了一顿:这是我叫黄主任办的,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事后,黄主任对孙局长感激涕零,从此对孙局长更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然而黄主任毕竟做贼心虚,暗暗想,老李会不会把我那事儿记到他这黑账本上?要是他找有关人员一查问,我那条子可就要露馅了。

黄主任面对那本黑账,脸色有点发白,声音也有点儿哆嗦地说:李会计,这本账能叫我拿回去看看吗?老李冷冷地一笑说:这有啥看头?这只是一本流水账,我还有本明细账哩,原始单据都在这里保管着。黄主任心里像炸个响雷,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吭声,以至忘记这次找老李谈话的目的了。

2.老李有了认识上的飞跃

黄主任再不敢追问那小金库了,他忙把老李记黑账的事告诉了孙局长。孙局长也暗暗吃了一惊说:真的?这家伙太危险了!老李记黑账的事很快在头头们之间传开了。头儿们一个个都紧张起来,有人暗暗骂老李:这家伙真是貌似忠厚,内藏奸诈,想不到他会留这一手!孙局长也不敢得罪老李,要是拿这黑账本一公布,倒大霉的首先是他这个一把手。所以,调动老李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此,人们对出纳老李的态度大变。人们虽然恨他,可又不敢得罪他,总是事事顺着他,甚至讨好他。老李有个小女儿高中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到劳动局跑了无数趟,那个管招工的干部连眼皮也不抬,只摞给他一句话:指标早就分完了。女儿抱怨他,他也没办法。正在为难之时,办公室黄主任却主动来找他说:孩子老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我给你弄一个指标吧?

老李有点不相信,平时他对黄主任报账卡得很严,黄主任人前人后总骂他老抠,恨他恨得牙根疼,他怎么会帮我办事呢?然而,一星期没过,黄主任真的把事办成了。老李大吃一惊:这么容易?黄主任说:我小姨子在劳动局专管招工指标,我一个电话,她就把手续给我办好了。老李这才明白,以前我拿着介绍信,跑好多趟办不成,敢情是黄主任通过他小姨子在那里给我使横呀!可当面还得感谢他:谢谢,谢谢,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然而,有了招工指标并不等于有了工作,找不到接收单位这指标依然是空头支票一张。以前本局职工子女考不上学,都安排到局里的东风宾馆。老李去找宾馆领导,王经理连连摇头说:这事我当不了家,得由局领导定。

老李去找分管宾馆的副局长,副局长又推给一把手说:这得孙局长点头。老李找到孙局长,孙局长感到最近人们对老李太放任太宽容了,他要先试试老李有多大能量。他带理不理地说:局里有好多子女等待安排工作呢,到时候一块考虑吧!

老李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眼看半年将要过去,指标就要作废了。老李这时才真正是发急了。这天,他去找孙局长想再求个情,偏偏孙局长急着要去局里开会,很不耐烦,这可把老李惹急了,他拦住小车不让走,而且拔高了喉咙说:孙局长,今天咱把话说明白,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你要是故意刁难我,我对你也就不客气了!老李在这里所说的不客气,意思是说,我不能再一天天等下去了,我得跟你评评理,别人的子女能到宾馆当会计当领班甚至当副经理,我的女儿为什么连个服务员也不能当!可局长听了老李这个不客气,心里不由猛的一展,他是不是要掀我的老底?

孙局长的老底也是不光彩的,有好多开支也是不能公开的。比如去年春节前夕,省厅那位领导来检查工作,吃罢喝罢之后,忽然提出要摸两圈。孙局长陪他玩了一个晚上,一家伙输了一万多。牌桌上最讲认真,一分一角也马虎不得。孙局长回到住室直骂那个副厅长不是人,勾结几个处长挤兑他,让他输了这么多。黄主任给他出主意说:孙局长,这是好事啊!平时咱给人家送礼还得找机会哩,在牌桌上‘送礼,送者光明正大,收者理直气壮,这多省心!一万块钱算个啥?找张发票报了不得了I孙局长拍拍黄主任的肩膀说:这事就交给你办吧!后来黄主任到东风宾馆要了一张发票,填成会议费给报了。

老李是个细心人,他亲自跑到宾馆去查问,回来问小黄:那几天咱没有开会呀?哪来这一万多会议费呀?黄主任眼一翻说:这会是孙局长主持召开的,你问孙局长吧!老李果然来问孙局长,孙局长把眼一瞪,说:开什么会还得向你请示吗?领导既然签了字,你报了得了。这账虽然报了,孙局长心里有点儿忐忐忑忑的,生怕老李识出真相来,把这事记在黑账本上。

孙局长当然也不是好吓唬的,他问老李:你咋个跟我‘不客气?你能把我怎么样?老李一下没了词儿。当老百姓的能把领导怎么样?老李吭哧一阵,忽然指着那小车说:你这小车老李本来想说:你这小车外出要加油,我不给你油票,你就走不成!可他转念又一想,我这一手能卡住人家吗?如今到处都是加油站,口袋里有钱还能加不上油吗?此时我说出这话,岂不叫人家笑话?所以,他只说了半句你这小车,便把话打住了。然而正是这四个字却把孙局长吓了个愣征,一下脸色都变了。这部小车是去年买的,原说是走私货,后来又听说是脏车,吓得他跑上跑下,才把这事摆平。

那发票是假的,那购车证也是伪造的,要是老李把这里边的疑点说出来,公安部门一审查,那可就麻烦了,那几万元回扣不但要倒出来,还会因涉嫌盗窃案而带来更大麻烦。这比和领导赌牌变相送礼要严重得多,它甚至会葬送我的政治前途!孙局长忙变作一副笑脸说:老李,你不看我等着去开会吗?我回来研究研究,还能不给你解决吗?自家的孩子哪有不解决的呀?局长钻进小车里,给副局长打了个手机。副局长立马找到老李说:别在那里生气了,你让孩子到宾馆报到去吧!我已经给宾馆王经理打过招呼了。说完拍拍他的肩转身走了。

老李大为疑惑,当领导的咋都这么会变脸?刚才还铁面无情,转眼间又变得亲切可爱了?这时旁边传达室的老马暗暗向他竖起大拇指,轻声说:高,高,实在是高!老李问:你这是啥意思?老马似笑非笑地说:你掌握着局长的紧箍咒,局长自然听你的了!直到这个时候,老李才认识到那本黑账的无形价值了。它好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套在领导头上,只要祭起它,领导顿时变成了软面团,一点骨头也没有了!老李有了认识上的飞跃。

3.不能要个科长当当

孙局长回到局里把办公室黄主任找来说:那本黑账是个祸根,你得想办法把它弄出来,销掉!

怎么弄出来?黄主任想了好多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偷!这天,老李正在会计室算账,黄主任在办公室突然叫他:电话,电话!老李快来接电话!老李是个细心人,不管多急的事他也不慌,出门时先把抽屉锁上,然后又把房门锁上。等他来到办公室,黄主任已把电话扣下了:看你慢的,你就不能快点儿吗?老李回到他的办公室,刚打开抽屉上的锁,那边又喊起来:老李,快点儿,又是你的电话!老李依然是先锁抽屉后锁房门,等他来到办公室,电话又断了。黄主任说:你呀总是慢慢腾腾的,谁能等得及啊?老李笑笑说:啥事?你替我接了不成了?这样三次下来,黄主任明白了,他和张秘书司机老刘商量好的办法不管用,看来即使是骗他家里失火了,他也会锁上抽屉再锁好门才肯离开!

既然偷不成,黄主任他们另想别法。张秘书说:老李能得场大病就好了,他一住院,起码得把钥匙交出来几天。黄主任说:老李身体像铁打的一样,他哪会有病呀?司机老刘说:我弄点泻药给他吃吃,他一拉肚子,咱就送他去医院。张秘书说:那可不行,要是查出来,咱不成了投毒犯了?黄主任受了启发,想了想说:老李不是爱吃猪头肉吗?咱在肉上下点功夫一咱们‘请他客怎样?说完,三个人头凑在起,说了很长一段时间悄悄话,末了,司机老刘一拍大腿说:好好好,这事我来操作!

这天,黄主任找到老李说:老李,你不能当铁公鸡。女儿有了工作,喜事临门,得请请我的客呀?老李说:我女儿早就该安排工作,有啥好请的?

正在这时,老刘和张秘书掂着酒菜过来说:你不请客,我们请你,借你家的桌子用用总行吧?老李再没法推辞了,只好把他们请进屋里。

老李平时没啥嗜好,就是爱喝点酒,下酒菜最称心的是猪头肉。司机老刘这次特意买了二斤过夜的猪拱嘴,还专门把那猪拱嘴放到窗外露了一个晚上。早上起来用鼻子一闻,不出所料已经有点变味,怕老李觉察,又找了点香料在锅上烤了烤。黄主任还故意说:加加热,加加热,免得出问题。谁知老李挟了一块一边往嘴里送,一边说:喷喷香的,会有啥问题?吃!就这样老李吃了一肚子猪拱嘴,到第二天便得了个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

黄主任表现得特别热情,亲自派车送他到医院。等老李挂上吊针,黄主任才开口说:你得住几天院,是不是先让别人代你管几天账?老李问:有啥急事吗?黄主任说:你先把钥匙交给我,我跟局长有急事去省城,得带点儿钱,还得拿点儿油票。老李不吭声,慢慢腾腾地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掏出一张现金支票和几张油票,说: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在那小本子上记个账就行了。黄主任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没想到精心策划的这一手又落空了,心里暗暗骂:这老狐狸,白请他喝酒吃肉了。

老李住院三天,肠胃炎很快好了。这时局里集资盖宿舍楼,各种手续已经办妥,只待个人集资了。局里规定一般人员住小套,建筑面积六十平方米。科长住中套,面积九十平方米,局长住大套,面积一百二十平方米。老李孩子多,男孩子要结婚,小女儿大了,也不能跟父母住一个房间了。老伴说:你不也是个副科级吗?你去找找局长,看能不能给咱个中套呀?老李去找孙局长,孙局长说:你这副科级是指工资待遇。局里规定的是科长才能分中套。科级不带长,你找我也是瞎慌慌。我不能带头违背局里的规定呀!老李没话说了。孙局长却抱怨他说:当初我叫你去行政科当个副科长,你硬是不去,要是去了,这次分房不就没问题了吗?

李老回到家里,自然要受儿女们的一番抱怨。老李愤愤地说:我有啥办法?我不是科长,我有啥资格要个中套呀?大学毕业的儿子劝他说:你不是科长就不能要个科长当当?现在的官都是跑来的,要来的,你坐在家里谁会白给你?老李说:我没有钱送礼,又不会低三下四地巴结领导,这官能是好弄的吗?儿子说:你不是说掌握着领导的紧箍咒吗?你再试一次看看灵不灵。老李一听这话恼了。

上次是为女儿的事,局长故意刁难他,他才把那紧箍咒祭了一祭。现在要是利用这紧箍咒为自己要官,不是太…那个了吗?他把儿子骂了一顿:你把老爹当成什么人了?我走得正立得直,决不能干那卑鄙的事!儿子说:这怎么是年鄙的事?你参加工作几十年,光奖状奖章就得了一大堆,提你当个科长有啥不应当?难道你就认为领导对你公正吗?儿子的一番话说得老李消了气,他说:想起这事我就生气!黄爱今都能当主任,难道我就不能当个科长?儿子说:这不得了?老李忿忿地骂了一句:娘的,现在成啥了!儿子以为自己的激将法获得了成功,可老爹光生闷气,就是没有行动。儿子一再催他,他红着脸说:这事儿,我不好意思张口?过了一天,儿子把女朋友领到家里来,公开声明说:我该结婚了!老李抬头一看,乖乖,那女的腹部已经鼓了起来。老李悄悄把儿子拉到一边,把跟一瞪说:你们年轻人真不像话,还没结婚,怎么能…能那样呢?

儿子说:我早已是大龄青年了,你再不给我弄套房子,明年我就把小孙子抱给你看。到时候我看你还好意思不好意思!老李顿时产生一种紧迫感,他忙说:我去找局长,我去找局长!

等老李走后,儿子才把女朋友衣服下塞的小包包取出来说:这会儿最不值钱的就是人的脸面了!我不将老爹一军,他绝对不会这样爽快。女朋友打了他一拳:我付出的牺牲太大了!

4.抓基建的事可以考虑

老李去找孙局长,他坐在孙局长办公室里老半天没吭声。孙局长问:老李,有啥事吗?老李脸憋得通红,像下蛋的老母鸡似的,最后一努劲,才把话憋了出来:我要当科长!孙局长听了只是笑笑,却没吭声。坐在一旁的黄主任却呼的站起来说:这科长不是小孩子的玩具,谁想要就给谁一个?李正同志!你竟然公开向领导讨官当?老李豁出去了,冷冷一笑说:这道理,懂都懂,我先问你,你的主任是怎么弄来的?黄主任问:我怎么了?

老李说:难道你心里不清楚?你向领导家跑了多少趟?送了多少礼?你打着局里的名号,送的礼全让公家报销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咋的?黄主任顿时恼羞成怒,他一拍桌子站起来说:你不要污蔑好人,说话要有根据!老李说:你觉得你做事怪秘密,其实我那小本子上都记着哩。你叫我拿根据吗?好,我这就去拿,只是不能叫你看,我要交给纪检会和监察局。老李抬腿就要走,孙局长急忙拉住他说:有话好好说,都是一个单位的,何必要这样呢?黄主任被老李一杠子打闷了,坐在墙角里再不吭声了。

老李突然理直气壮起来,他指着孙局长和黄主任说:你们当领导的一直跟我过不去,我到时候也要跟你们过不去,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哩!老李摞下这句话,愤愤地走了。

这次是老李第一次公开摞出那个黑账本,这让孙局长和黄主任都害了怕,看来老李这只兔子真的是被逼到咬人的地步了。孙局长沉思了一会,说:我看这也许是好事,给安排个科长,既能稳住他的心,又能叫他主动把会计工作交出来。黄主任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也好,也好!只要他把账本交出来,今后再不怕他了。孙局长去找几个副局长征求意见,又亲自去组织部跑了一趟,老李的科长便很快批下来了。

老李当上了科长,由张秘书暂时接替他当出纳。移交时,黄主任问:那本,那本‘流水账呢?你得一块儿交出来呀?老李嘿嘿一笑说:这公章、钥匙和办公室我都交了,以前的账目也封存起来了。至于那本小账嘛…,我是不会交给你们的,要是你们把账毁了,以后再找我算账,我如何说得清楚?黄主任发现自己上了当,心想:这家伙真是老奸巨猾!这个科长给他白当了。

老李当了科长,也就有资格分一套九十平方米的新房子。虽然这是一次福利性分房,但也得集资三万多元。三万多元对老李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么多年,他仅靠儿个工资,全家人紧紧张张,哪有什么积蓄呀?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三万元他到哪儿弄?儿子在一旁说风凉话:你清廉一生,却两手空空。如今是市场经济,没有钱那九十平方米的房子仍住不成。老李说:那咋办?我总不能去偷去抢呀儿子说:钱就在你手边,你不去捞,怪谁呀?老李问:我手边有啥钱?儿子说:你现在是行政科长,基建工程本应属于你管,可现在办公室却把大权抢走了。你这不是把一块大肥肉拱手让给人家了吗?

老李自然知道儿子的意思,可又感到这大肥肉也不是容易到手的。原来的行政科科长是个老病号,年纪又大,一心只想图清闲,于是局里的财务和基建项目都叫办公室揽走了。这是遗留下来的事实,怎么办?儿子说:你现在是行政科长,抓基建工程名正言顺,合情合理,你为什么不去争取呢?你不去争取,人家反而会说你这个行政科长是个大笨蛋,只会吃闲饭。

一席话说得老李动了心。老李立马去找孙局长和黄主任,他把儿子那番话一说,孙局长只点头却不吭声儿。坐在一旁的黄主任却沉不住气说:多年来基建工程都归办公室管,你这是抢权!老李说:真正抢权的不是我,而是你办公室主任。那年盖东风宾馆,你是负责文秘材料的秘书,为什么一次次找局长,硬往基建组钻,而且要管财务?这里面不仅仅是权,而且有好处吧?黄主任脖子一挺:啥好处?你不要瞎猜疑!老李冷笑一声说:我问你,那五十万元基建费,你转到信用社干啥去了?

黄主任像被人点了穴,一下瘫在那里不吭声了。那次盖宾馆,有笔款要等到大楼峻工才付给建筑公司。黄主任悄悄把它转到一家信用社,想暗中吃利息。后来叫老李发现了,硬把那笔款子追了回来。黄主任说:那钱早就退回来了,你还有啥说的?老李又进一步追问:那几个月的利息跑哪儿去了?请黄主任说清楚,我好结账啊。

孙局长忙出来和稀泥说:那几个小钱,大伙买冰糕吃了。老李再次敲了敲黄主任的麻骨说:那可是几千块钱哩,吃冰糕也得有个账呀?黄主任气得说不出话,他再次感到那本黑账太厉害了。孙局长对待老李的策略就是拖,他说:抓基建的事嘛,当然也是可以考虑的。明天开局长办公会研究一下,我再答复你吧!

眼看大楼就要动工,孙局长仍然没有个明确态度。老李暗暗想,光这样傻等不行,等一切准备就绪了,我想抓基建也插不上手了。如何能让孙局长友好一次呢?他忽然想到那次拦车的事。我为什么一提那小车他就脸色大变?老李曾隐隐约约地听人说,那小车来路不明,是司机老刘从一个朋友那里弄来的黑车。

他来到会计室,要把当时的报销凭证翻出来看看。兼任出纳的张秘书当然不让看,他问:都是老账了,还翻它干啥?老李故作玄虚地说:那账是我经手的,公安局找我了解那车的手续。老李这么一说,张秘书更不叫老李看了,等老李一走,他忙向孙局长汇报说:坏了,老李在查问这小车的来历了。孙局长忙找老李问:谁来问小车的事?老李变聪明了,他说:我有个朋友在公安局,听他说咱这辆本田有…有问题!李老说到这里故意把话打住了。

孙局长一听这话,连声问他说啥问题?老李说:我看那购车证就有问题,想去找那个企业查查。只是这几天心里怪烦的,一直没有去成。孙局长问:你烦啥?谁惹你不高兴了?老李说:你呀!盖房子本应归我们行政科,现在却让办公室揽走了,有人说我这行政科长真是吃大馍的,太窝囊了!

孙局长这才明白老李是什么意思了。他说:哎呀,这事我忘记告诉你了,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叫你参加基建组。老李问:是把建楼的任务交给我们行政科?孙局长说:这次是两栋大楼.工程任务大,时间也长,你们行政科总共才三个人,怎能忙得过来呀?我看这样吧,咱专门成立个基建组,你也算一个成员,一块来干,你说好吧?老李没想到孙局长这么顺利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他仍故意说:局长,你不用担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孙局长又费了一番口舌,老李才说:也行,也行,那就听你局长的!老李走后,黄主任抱怨孙局长说:你怎么能叫他到基建组来?碍手碍脚的。孙局长嘿嘿一笑说:要想叫谁垮台,就叫他抓基建,事后一审计,哼,保证叫他进班房!这些天我在想,咱过去对他的方法不对头,老是一步步退让。要是早点叫他一起抓基建,也不用费这么大心思对付他了。黄主任一听,伸出大拇指说:还是领导英明呀!

5.他们共同走向拘留所

局里那两栋宿舍楼很快动工了,老李负责材料采购。这消息一传出,包工头、建材商,一个个提着礼物来找他了。老李可不敢这样放开手脚收礼,考虑再三最后选择一家建材公司,先进一批水泥和钢材。他刚一吐口,那个经理就把一大叠钱塞进他手里。他连声说:不,不,不能这样!忙把钱推给那经理了。那经理说:我洗洗手。进到卫生间,一转身就出来了。老李知道他去干什么,故意退到卧室里,让儿子去送客。就这样,老李那套房子的集资款轻而易举地着落了。

谁知这批钢材和水泥刚进来,孙局长就说: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咱要把好第一道关,对所进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经过抽样检验,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孙局长找老李问:怎么回事?明明是优质钢材怎么变成等外材了?高标号水泥也变成低标号的了?老李慌了神,赶忙去找那个经销商。那经销商直言相告:我们做生意图的是赚钱,给你送了回扣,不以次充优,我们不是净赔钱吗?

老李不知,这些天黄主任可没闲着,一直暗暗盯着老李,当老李答应让这个经理供货时,他把这个经理叫到自己家说:老李马上就调出去了,你跟他订的协议不起作用。以后管采购的是我。你如果跟我合作得好,我可以把整个建材交给你。于是两人经过一番策划,倒霉的自然是老李了。黄主任找老李谈话说:老李呀,想不到你这么贪!你要抓基建,目的就是为吃黑食吗?

老李说:这事我…我不知道,是我的儿子一黄主任说:你儿子收跟你收是一回事,你说这事咋办吧?老李气得脸发白,暗暗怪儿子给他出这馊主意。他气呼呼地要回去教训教训儿子,孙局长急忙拦住他说:老李,做啥事可要仔细想一想。

孩子刚走向社会,你这样一闹,岂不断送了儿子的前途?老李一下愣在那里了。儿子大学毕业,好容易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要是这事传出去,儿子咋个做人呀?孙局长劝慰说:老李呀,我知道你家里急着交建房集资款,那几个钱就别再嚷噻了。要是有人追问,就算你借用的得了。这让老李深受感动,他说:我一定还上,一定还上!

这时黄主任也凑过来说:现在报上登很多腐败典型,有些老干部快退休了,最后又捞了一把。你说为啥?心里不平衡嘛!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可一退休什么也没有了。这合理吗?只是有人太贪,手太长,最后暴露了。大多数呢?只要不太过分,有谁会发现呢?就是发现了,有谁去举报呢?我看只有那些二杆子,狗屁不通,才去干那缺德事呢!

老李已听出味道来了,这是拐着弯子在说他,可现在他的把柄被人家牢牢地抓在手里,他只能低头蹙眉听人家的数落了。孙局长更是一片热心肠地劝说他:老李同志廉洁奉公一辈子,到现在连几万块都拿不出来,这跟老李的贡献太不相称!

我当局长的都觉得太不公平,可又有啥法啊?他转身对黄主任说:小黄,我看这样办吧,那几车水泥和钢筋就不要追究了,掺合在一起用了就行了。反正是打地基埋在地底下,以后查也查不出来。在一块共事这么多年,不互相包涵一下,还算人吗?黄主任连声说:中,中,中!这会儿老李真正是感动得老泪纵横了。

他没想到孙局长和黄主任这样体贴自己,爱护自己。他终于紧握住孙局长和黄主任的手,几乎要下跪了:我不是人,我对不起你们啊!我不该记你们的黑账,不该处处拿这黑账跟你们过不去!黄主任暗暗一笑,问:老李,那黑账呢?你现在总该叫我们看看了吧?

老李把那个账本拿给孙局长和黄主任看,那里记录的都是一些吃喝送礼方面的小账,既没有那嫖娼的,也没有那赌博的,更没有那辆黑车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黄主任问:真的就这些吗?老李说:就是这些!过去我思想不解放,总认为这不符合财务制度,怕财务大检查时被查出来,对你们领导没好处,所以,我就单立了一本账,在那小金库里报销了。

原来如此!那本黑账弄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却原来子虚乌有!孙局长和黄主任心里猛一松,同时又为自己被愚弄感到深深的愤怒。他们长长地舒了口气,对这个老李不知是称赞他几句好,还是责备他几句好。他们愣愣地坐了半天,竟没有再说一句话。

不过,从此之后,他们都成了自己人,再不用互相戒备了。在基建工作中,秘书小张兼管财务,老李负责质量监督,司机老刘负责材料采购,黄主任则主管整个基建工程。管钱的花钱的和批钱的都是他们一伙人,外人谁也别想插手,两栋宿舍楼下来,也不知他们得了多少好处。

然而,苍天有眼,大楼刚结顶,突然裂开一道缝。这时正赶上四川綦江虹桥倒塌事件发生的时候,上级正抓豆腐渣工程的查处。检察院先把包工头抓起来审查。包工头便一五一十地交待说,给这个送多少红包,给那个送了多少回扣,加在一起几十万,这么一来,整个基建组的人都被抓了起来。

当他们几人走向拘留所时,黄主任看看张秘书,张秘书看看司机老刘,最后司机老刘又看看老李,他们几乎是心照不宜地在想:要是老李还当会计,他手里还握着那本黑账,咱们怎么会走到这地方!老李的认识正相反,他想,我要是没有那本黑账,哪能爬到科长这个位子上?不当这个行政科长,哪会弄到这里来蹲班房呀?

各人都在总结各自的经验教训,到底哪个对,哪个错,请大家思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她说情感口述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网址:http://www.xnlts.com/155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